close




 
遠親不如近鄰,說得真是好啊!
 
接連自己住的地方為「鄰」,古代是5家,現在是10戶為一鄰。「鄰」字,是米+舛+耳;不過,最早出現的卻是「粦」字。『金文』的「粦」寫成「从(同從字)炎从舛」;炎,像是人的形狀演變來的,舛,是二個腳的形狀,意思是「磷火游移不定,似有足行走」。
 
鄰、隣,這兩個字都可以通用;右一耳,左一耳,隔牆有耳;你有耳,我也有耳,好像回到了戒嚴時期。
 
我的鄰居是個韓國人,全家從首爾搬來,先生任職於韓國大企業在台灣的分公司,一子一女分別是7歲和10歲,在台北的美國學校就讀,太太是家庭主婦,和我一樣。
 
他們的房東將老舊的房子重新整修,又重新配置水電管線,花了不少錢,所以,算是一間新的房子,在施工尾聲,就順利的租出去了,他們是裝潢後第一任的房客。
 
一切就緒,沒問題了吧!真的嗎?好戲才開始呢!
 
首先是電壓的問題。韓國用220 V的電壓,和台灣110V的不同;重新裝修時,雖然也有加大電的容量,將電表箱全部換過,就是沒有再多拉一條線,可以隨時切換改用。
 
亡羊補牢,時猶未晚,經過研究,在廚房和洗衣間,可以裝上3220 V的插座,最起碼洗衣機和電冰箱、電鍋沒問題;其餘的電器,就交給電壓切換器吧!忘了講,他們的傢俱要全部從韓國運來。
 
有一天,接到上班中,鄰居先生的求救電話,我聽不太懂家中發生何事,急忙過去他家看看,停電了。
 
原來孩子想看電視,操作切換器時弄錯電壓,「啪」的一聲,還冒了一點小火花,電又停了,嚇壞了在家中的母子三人。
 
「只要將室內的電表箱打開,全部重新關、開一次,就行啦!」
 
水電師傅輕鬆的從電話中傳達指令,這叫做「跳電」。
 
結果呢?我半信半疑的操作,2分鐘就OK啦!不過,膽小的我,也是被嚇出一身冷汗呢!
 
後續呢?也有一些小故事,以後再慢慢說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ninki 的頭像
    ninki

    漫談醍醐。字遊樂

    nin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